close
內容來自宜蘭法拍撤回hexun新聞
光伏電站投資之憂
光伏組件商紛紛將觸角伸向下遊,暫時緩解瞭組建的積壓和庫存壓力,但短期內光伏電站的紮堆建成,會否讓這一產業從一個泡沫演變成另一個泡沫?當下,光伏組件市場一片蕭條,制造商們虧損不止。但光伏電站市場逐漸興起,讓企業傢們重新看到瞭希望。政策的明朗化,無疑又給瞭他們一顆定心丸。12月19日,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的促進光伏產業發展的五項措施,被看成是光伏產業的救市之舉。英利集團公共總監梁田表示:“國傢最高層能為一個產業的發展專門召開會議,這並不多見。至少在光伏行業,從未有過。”而早在10月份,國傢電網公司發佈《關於做好分佈式發電並網服務工作的意見(暫行)》。其核心內容是:11月1日起,國內分佈式光伏發電項目將可享受全程免費的並網服務,並可以自發自用、餘量上網。由此,縈繞在光伏發電企業頭頂最大的魔咒被打破。密集的政策扶持以及電網前所未有的高調表態,猶如添瞭兩把新火,致使一股浩浩蕩蕩的光伏電站投資熱浪,正撲面而來。逆市突圍此前,光伏危機愈演愈烈。在2011年下半年急速加劇,致使很多企業傢來不及反應,便走向瞭破產。現實很殘酷。昔日,那些企業傢仍舊懷揣著美好夢想,期待客戶排隊等候搶購光伏產品的場景,一去不復返。在產能過剩和歐美“雙反”的打壓下,他們被悉數打回瞭原形。在光伏產業高潮時,施正榮、彭小峰和他們的企業曾是財富的代名詞,如今恰恰也成瞭這場光伏產業落潮後,裸泳者的代表。隱退、辭職、倒閉等等,撞擊著每位行業人士的耳膜。慘淡的市場行業,讓光伏企業選擇瞭集體突圍。他們共同的選擇是向下遊挺進——建電站。在這場新一輪的光伏競爭中,無論是民企、國企還是外資企業都紛紛粉墨登場。10多年來,一直較為謹慎、未曾涉足光伏電站領域的英利集團,目前已開始在光伏電站投資中發力。2012年12月17日,中國中材、新疆生產建設兵團、英利集團三方在保定簽署光伏電站項目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,一個計劃120兆瓦的光伏電站將落戶新疆。在光伏電站另一個領域——分佈式發電,該公司也早已佈局。有消息稱:2012年6月30日前,英利集團就開始在國資委、財政部、工信部、教育部等數十個部委機關及下屬單位近100座大樓的屋頂,統一安裝上太陽能電池板。其規模計劃為10兆瓦。英利集團公關關系總監梁田坦言,從國傢政策支持力度來看,政府不會放棄光伏產業。所以,他們需要抓住這次難得的機遇,拓展業務范圍,提升企業自身的競爭實力。他說:“我們大型地面電站和分佈式發電都在做,這是兩個方向。”當然,民營組件制造商涉足光伏電站投資,不止是英利一傢,尚德、天合、海潤等一批民營企業都有涉足。盡管在外界備受爭議,但尚德也沒有停止進入光伏電站的步伐。早在5月份,尚德就與江蘇輝倫太陽能簽訂戰略合作協議,雙方將共同拓展國內的光伏電站工程,主要涉及大型光伏電站、屋頂電站的共同開發、建設、投資。而天合光能與江蘇鹽城簽訂合作諒解備忘錄,將在未來幾年,利用鹽城廣袤的荒棄灘塗資源,使用公司全球領先的優質組件和依靠公司的系統技術能力,尋求開發建設百兆瓦級太陽能電站。不單單如此。5月,力諾太陽能電力集團啟動瞭剛剛成立後的第一個電站項目,斥資2600萬元投建1MW光伏電站。7月份,保定淶源縣甚至宣佈,科諾偉業公司將在淶源縣建設100兆瓦光伏電站。與此同時,多年來光伏領域主要被民營企業所占據的格局正在被打破,光伏電站成為打破這一格局的突破口。國有企業正借助其優勢在這個全新的領域,迎頭趕超。在青海,這個中國光伏電站最集中的競技場,雲集瞭數十傢光伏企業。其中,單2011年就有40多個光伏發電項目得到政府核準。建成和在建的有國電、國投、中廣核、黃河上遊水電開發有限公司等多傢大型央企。當年年底,核準的1010兆瓦容量將全部並網發電,預計累計完成投資170億元。除瞭這些原有的發電企業,甚至包括中石化、中海油以及美國MEMC、法國道達爾也都投下巨資,進入國內光伏電站市場。當然,除瞭青海,在甘肅、內蒙、新疆等地廣袤的荒野中,皆有企業投資光伏電站的印記。那些乘機出差途經中國西北荒漠的人,時常會從高空捕獲到這些藍色電池板集群,在陽光下閃閃發光。隨著各種利好政策的密集出臺,建光伏電站會成為中國光伏產業新的出路嗎?出路還是圈套在這場史無前例的光伏保衛戰中,一向低調而謹慎的“光伏教父”楊懷進,作為海潤光伏(600401,股吧)的CEO終於從幕後走向瞭臺前,他直言:做電站是當下行業唯一的出路。2012年2月,海潤光伏借殼上市成功,這為其拓展光伏電站業務奠定瞭基礎。而為瞭投資光伏電站,海潤光伏資本運作頻頻。5月,海潤光伏擬定向增發不超過5.03億股,發行底價7.56元/股,融資約38億元,投入海外電站和技術研發項目,其中光伏電站擬耗資19.8億元。7月,海潤光伏擬向國傢開發銀行申請不超過4800萬歐元中長期借款,以滿足在海外光伏電站項目建設的資金需求。9月,海潤光伏發佈公告稱,其將分別在甘肅省金昌市和新疆柯坪縣投資設立新公司,進行20兆瓦光伏電站項目建設,投資額均為2.46億元。公告稱,金昌海潤的項目回收期為6.55年,而柯坪海潤的投資項目回收期為8.28年。在楊懷進眼裡,光伏組件生產企業建電站最大的好處,就是擴大產品銷路,迅速回籠資金。他曾表示,隻要收益率達到8%以上,建電站就能盈利。在光伏寒冬中,保持資金鏈顯得尤為重要。2012年以來,海潤光伏將已並網的電站陸續出售,保守預計均有10%的利潤。對於建光伏電站是未來電池組件制造企業的出路,寧波日地太陽能公司副總經理王振軍也深信不疑。12月下旬,接通記者電話時,他正在青海忙碌光伏電站的事。這傢國內光伏領域元老級的企業,幾度沉浮,在如今的光伏寒冬中也在積極尋找出路。據王介紹,由於當地政府的支持和國傢電網的積極介入,如今青海省大型地面電站發電的並網情況很好,基本上都可以並入電網。對此,他們進行項目建設,少瞭很大的後顧之憂。此前,在格爾木市東30公裡的戈壁灘上,一座330千伏變電站已經建成,作為柴達木光伏電站群最為重要的配套電網工程之一,它將用於當地光伏電站並網輸送。青海,目前是國內大型光伏地面電站最集中的區域,電網配套已經基本得到解決。但是,在青海之外,相應的配套卻略有滯後。徐元江,這個入行3年多,現任力山東力諾太陽能電力集團內蒙古項目經理的年輕人,對於光伏電站也有頗多感觸。由於力諾太陽能正在內蒙古考慮投資5億元,建設一座50兆瓦的太陽能光伏電站,徐元江多次輾轉於山東和內蒙兩地。兩個月前,他剛去瞭趟內蒙古,與當地政府溝通討論電站可行性的問題,並作瞭相應的市場調研。“主要瞭解當地電力的市場消納,未來電網的配套和土地稅的問題。”徐直言。而做完內蒙古項目前期的市場調研,最近他一直在濟南,開始忙活做調研報告的事情瞭。他說,如今任何一傢企業做上億元的電站投資,都比較理性瞭。不像以前都一窩蜂的上項目,而不做深入調研。“如果不瞭解清楚,到時電賣不出去,6—8年收回成本將成為泡影,項目就會砸到企業手裡。”對於當前,眾多電池制造商看好光伏電站市場,試圖在新的市場搶奪一杯羹。徐元江笑言,企業必須自己掂量掂量,自己本身有多大的資金實力,是否能真正達到消減庫存壓力的目的,對於有些企業“結果夠嗆,搞不好會是個圈套”。他的理由是:建光伏電站和生產光伏組件完全是兩碼事。電站建設需要更多的配套設備(逆變器、電纜、邊框等),這些也需要不少的投入,而電站的回收期比較長,如果缺乏雄厚的資金實力,又缺乏前期理性而準確的預估,很容易造成資金鏈斷裂,企業將面臨新倒閉的風險。但對於那些紛紛進入的央企而言,扶持光伏電站建設的政策紛紛出臺,是最大的利好。央企有銀行融資,無需額外擔保抵押沒有太多顧慮,可以大踏步進行電站投資。對於民營企業而言,這無疑是巨大的壓力。盡管業內人士對於未來光伏電站報以很大的期待,但從事專業化光伏電站項目建設和運作的天華陽光董事長蘇維利,仍有兩大顧慮。一是如果發完電不自用,那麼上網部分能否全額收購;二是電價的執行年限,從哪天開始執行,執行多久。上述兩點不明確,仍是發展光伏電站巨大的障礙。蘇維利表示:“這使得企業沒辦法清晰地預測,未來投資項目的回報,從而形不成一個更好的商業模式。”英利集團公共關系總監梁田堅信,“國務院已經把原則確定,具體的細則很快也會出臺。”為此,蘇維利也希望這一天能早點到來。與此同時,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孟憲淦也對政策的刺激,可能導致大量制造企業湧入光伏電站市場表示擔心。“如果整個行業都盲目轉投光伏電站領域,那麼未來的道路不一定平坦,甚至會出現惡性競爭。”蘇維利也有類似看法。在他看來,光伏電站的開發、運營回款速度較制造更慢,大量企業進入可能會形成從一個泡沫到另一個泡沫。“我覺得行業中的企業需要明確定位,需要理性分工,各善其長,形成一個健康的光伏成長環境。”商業化路徑如今,面臨大批企業即將或者已經進入光伏電站領域,選擇何種商業模式則顯得更為重要。這將決定企業最終能否真正實現收益。目前,市場上比較普遍的兩種模式:一種是BOT,一種是EPC。BOT是集建設和經營於一身,在合同規定的一定年限後,再轉讓出去的一種模式;這種模式,需要有一定的資金實力,受投資商青睞。而EPC則是集設計、采購和施工於一體,更多的是為其他人打工。孟憲淦說:“需求不同,也決定瞭企業自身要選擇哪種模式。”對於大型光伏電站項目之外,孟憲淦表示未來更多地還是分佈式發電。也就是說,社區、企業、個人、單位都可以做。這其中,成熟的模式應該是,隻要我想建電站,就可以向電力公司提出申請,申請以後再去銀行貸款,然後找專業公司去做工程。待到電站項目驗收合格就可以賣電瞭。未來便是償還銀行貸款實現收益,這也是歐洲很多國傢采取的模式。實際上,這樣的模式已經在國內開始出現。12月21日,國內首例居民用戶分佈式光伏發電正式並網。這個由青島市民徐鵬飛獨立申請安裝的容量為2千瓦的微型光伏電站,預計年發電2600千瓦時。該光伏系統成功並網,無疑讓低迷的光伏市場打開瞭一扇新的天窗。記者在與河南鳳凰光伏高級副總裁張琢交流時發現,他更推崇這種普遍應用於居民生活的分佈式發電。在他看來,未來光伏發電除瞭解決工業用電,更多的是要解決傢庭或居民區用電。通過安裝太陽能電站系統,既解決瞭居民用電,也減少瞭煤電,從而逐漸優化整個能源結構。“在德國等西方國傢,光伏電站已滲透到人們的日常生活,自傢的屋頂就可以建,除瞭自用還可以銷售給電網公司。光伏產業最終走到這一步,才有意義。”他說,歸根結底光伏行業貢獻的不隻是產品,而是一種可持續的發展方式。如今,隨著國內首例私人光伏並網的出現,張琢所渴望看到在國內推廣的光伏應用模式,已經離我們越來越近。
新聞來源http://news.hexun.com/2013-01-09/149953811.html
信貸苗栗頭份信貸
光伏電站投資之憂
光伏組件商紛紛將觸角伸向下遊,暫時緩解瞭組建的積壓和庫存壓力,但短期內光伏電站的紮堆建成,會否讓這一產業從一個泡沫演變成另一個泡沫?當下,光伏組件市場一片蕭條,制造商們虧損不止。但光伏電站市場逐漸興起,讓企業傢們重新看到瞭希望。政策的明朗化,無疑又給瞭他們一顆定心丸。12月19日,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的促進光伏產業發展的五項措施,被看成是光伏產業的救市之舉。英利集團公共總監梁田表示:“國傢最高層能為一個產業的發展專門召開會議,這並不多見。至少在光伏行業,從未有過。”而早在10月份,國傢電網公司發佈《關於做好分佈式發電並網服務工作的意見(暫行)》。其核心內容是:11月1日起,國內分佈式光伏發電項目將可享受全程免費的並網服務,並可以自發自用、餘量上網。由此,縈繞在光伏發電企業頭頂最大的魔咒被打破。密集的政策扶持以及電網前所未有的高調表態,猶如添瞭兩把新火,致使一股浩浩蕩蕩的光伏電站投資熱浪,正撲面而來。逆市突圍此前,光伏危機愈演愈烈。在2011年下半年急速加劇,致使很多企業傢來不及反應,便走向瞭破產。現實很殘酷。昔日,那些企業傢仍舊懷揣著美好夢想,期待客戶排隊等候搶購光伏產品的場景,一去不復返。在產能過剩和歐美“雙反”的打壓下,他們被悉數打回瞭原形。在光伏產業高潮時,施正榮、彭小峰和他們的企業曾是財富的代名詞,如今恰恰也成瞭這場光伏產業落潮後,裸泳者的代表。隱退、辭職、倒閉等等,撞擊著每位行業人士的耳膜。慘淡的市場行業,讓光伏企業選擇瞭集體突圍。他們共同的選擇是向下遊挺進——建電站。在這場新一輪的光伏競爭中,無論是民企、國企還是外資企業都紛紛粉墨登場。10多年來,一直較為謹慎、未曾涉足光伏電站領域的英利集團,目前已開始在光伏電站投資中發力。2012年12月17日,中國中材、新疆生產建設兵團、英利集團三方在保定簽署光伏電站項目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,一個計劃120兆瓦的光伏電站將落戶新疆。在光伏電站另一個領域——分佈式發電,該公司也早已佈局。有消息稱:2012年6月30日前,英利集團就開始在國資委、財政部、工信部、教育部等數十個部委機關及下屬單位近100座大樓的屋頂,統一安裝上太陽能電池板。其規模計劃為10兆瓦。英利集團公關關系總監梁田坦言,從國傢政策支持力度來看,政府不會放棄光伏產業。所以,他們需要抓住這次難得的機遇,拓展業務范圍,提升企業自身的競爭實力。他說:“我們大型地面電站和分佈式發電都在做,這是兩個方向。”當然,民營組件制造商涉足光伏電站投資,不止是英利一傢,尚德、天合、海潤等一批民營企業都有涉足。盡管在外界備受爭議,但尚德也沒有停止進入光伏電站的步伐。早在5月份,尚德就與江蘇輝倫太陽能簽訂戰略合作協議,雙方將共同拓展國內的光伏電站工程,主要涉及大型光伏電站、屋頂電站的共同開發、建設、投資。而天合光能與江蘇鹽城簽訂合作諒解備忘錄,將在未來幾年,利用鹽城廣袤的荒棄灘塗資源,使用公司全球領先的優質組件和依靠公司的系統技術能力,尋求開發建設百兆瓦級太陽能電站。不單單如此。5月,力諾太陽能電力集團啟動瞭剛剛成立後的第一個電站項目,斥資2600萬元投建1MW光伏電站。7月份,保定淶源縣甚至宣佈,科諾偉業公司將在淶源縣建設100兆瓦光伏電站。與此同時,多年來光伏領域主要被民營企業所占據的格局正在被打破,光伏電站成為打破這一格局的突破口。國有企業正借助其優勢在這個全新的領域,迎頭趕超。在青海,這個中國光伏電站最集中的競技場,雲集瞭數十傢光伏企業。其中,單2011年就有40多個光伏發電項目得到政府核準。建成和在建的有國電、國投、中廣核、黃河上遊水電開發有限公司等多傢大型央企。當年年底,核準的1010兆瓦容量將全部並網發電,預計累計完成投資170億元。除瞭這些原有的發電企業,甚至包括中石化、中海油以及美國MEMC、法國道達爾也都投下巨資,進入國內光伏電站市場。當然,除瞭青海,在甘肅、內蒙、新疆等地廣袤的荒野中,皆有企業投資光伏電站的印記。那些乘機出差途經中國西北荒漠的人,時常會從高空捕獲到這些藍色電池板集群,在陽光下閃閃發光。隨著各種利好政策的密集出臺,建光伏電站會成為中國光伏產業新的出路嗎?出路還是圈套在這場史無前例的光伏保衛戰中,一向低調而謹慎的“光伏教父”楊懷進,作為海潤光伏(600401,股吧)的CEO終於從幕後走向瞭臺前,他直言:做電站是當下行業唯一的出路。2012年2月,海潤光伏借殼上市成功,這為其拓展光伏電站業務奠定瞭基礎。而為瞭投資光伏電站,海潤光伏資本運作頻頻。5月,海潤光伏擬定向增發不超過5.03億股,發行底價7.56元/股,融資約38億元,投入海外電站和技術研發項目,其中光伏電站擬耗資19.8億元。7月,海潤光伏擬向國傢開發銀行申請不超過4800萬歐元中長期借款,以滿足在海外光伏電站項目建設的資金需求。9月,海潤光伏發佈公告稱,其將分別在甘肅省金昌市和新疆柯坪縣投資設立新公司,進行20兆瓦光伏電站項目建設,投資額均為2.46億元。公告稱,金昌海潤的項目回收期為6.55年,而柯坪海潤的投資項目回收期為8.28年。在楊懷進眼裡,光伏組件生產企業建電站最大的好處,就是擴大產品銷路,迅速回籠資金。他曾表示,隻要收益率達到8%以上,建電站就能盈利。在光伏寒冬中,保持資金鏈顯得尤為重要。2012年以來,海潤光伏將已並網的電站陸續出售,保守預計均有10%的利潤。對於建光伏電站是未來電池組件制造企業的出路,寧波日地太陽能公司副總經理王振軍也深信不疑。12月下旬,接通記者電話時,他正在青海忙碌光伏電站的事。這傢國內光伏領域元老級的企業,幾度沉浮,在如今的光伏寒冬中也在積極尋找出路。據王介紹,由於當地政府的支持和國傢電網的積極介入,如今青海省大型地面電站發電的並網情況很好,基本上都可以並入電網。對此,他們進行項目建設,少瞭很大的後顧之憂。此前,在格爾木市東30公裡的戈壁灘上,一座330千伏變電站已經建成,作為柴達木光伏電站群最為重要的配套電網工程之一,它將用於當地光伏電站並網輸送。青海,目前是國內大型光伏地面電站最集中的區域,電網配套已經基本得到解決。但是,在青海之外,相應的配套卻略有滯後。徐元江,這個入行3年多,現任力山東力諾太陽能電力集團內蒙古項目經理的年輕人,對於光伏電站也有頗多感觸。由於力諾太陽能正在內蒙古考慮投資5億元,建設一座50兆瓦的太陽能光伏電站,徐元江多次輾轉於山東和內蒙兩地。兩個月前,他剛去瞭趟內蒙古,與當地政府溝通討論電站可行性的問題,並作瞭相應的市場調研。“主要瞭解當地電力的市場消納,未來電網的配套和土地稅的問題。”徐直言。而做完內蒙古項目前期的市場調研,最近他一直在濟南,開始忙活做調研報告的事情瞭。他說,如今任何一傢企業做上億元的電站投資,都比較理性瞭。不像以前都一窩蜂的上項目,而不做深入調研。“如果不瞭解清楚,到時電賣不出去,6—8年收回成本將成為泡影,項目就會砸到企業手裡。”對於當前,眾多電池制造商看好光伏電站市場,試圖在新的市場搶奪一杯羹。徐元江笑言,企業必須自己掂量掂量,自己本身有多大的資金實力,是否能真正達到消減庫存壓力的目的,對於有些企業“結果夠嗆,搞不好會是個圈套”。他的理由是:建光伏電站和生產光伏組件完全是兩碼事。電站建設需要更多的配套設備(逆變器、電纜、邊框等),這些也需要不少的投入,而電站的回收期比較長,如果缺乏雄厚的資金實力,又缺乏前期理性而準確的預估,很容易造成資金鏈斷裂,企業將面臨新倒閉的風險。但對於那些紛紛進入的央企而言,扶持光伏電站建設的政策紛紛出臺,是最大的利好。央企有銀行融資,無需額外擔保抵押沒有太多顧慮,可以大踏步進行電站投資。對於民營企業而言,這無疑是巨大的壓力。盡管業內人士對於未來光伏電站報以很大的期待,但從事專業化光伏電站項目建設和運作的天華陽光董事長蘇維利,仍有兩大顧慮。一是如果發完電不自用,那麼上網部分能否全額收購;二是電價的執行年限,從哪天開始執行,執行多久。上述兩點不明確,仍是發展光伏電站巨大的障礙。蘇維利表示:“這使得企業沒辦法清晰地預測,未來投資項目的回報,從而形不成一個更好的商業模式。”英利集團公共關系總監梁田堅信,“國務院已經把原則確定,具體的細則很快也會出臺。”為此,蘇維利也希望這一天能早點到來。與此同時,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孟憲淦也對政策的刺激,可能導致大量制造企業湧入光伏電站市場表示擔心。“如果整個行業都盲目轉投光伏電站領域,那麼未來的道路不一定平坦,甚至會出現惡性競爭。”蘇維利也有類似看法。在他看來,光伏電站的開發、運營回款速度較制造更慢,大量企業進入可能會形成從一個泡沫到另一個泡沫。“我覺得行業中的企業需要明確定位,需要理性分工,各善其長,形成一個健康的光伏成長環境。”商業化路徑如今,面臨大批企業即將或者已經進入光伏電站領域,選擇何種商業模式則顯得更為重要。這將決定企業最終能否真正實現收益。目前,市場上比較普遍的兩種模式:一種是BOT,一種是EPC。BOT是集建設和經營於一身,在合同規定的一定年限後,再轉讓出去的一種模式;這種模式,需要有一定的資金實力,受投資商青睞。而EPC則是集設計、采購和施工於一體,更多的是為其他人打工。孟憲淦說:“需求不同,也決定瞭企業自身要選擇哪種模式。”對於大型光伏電站項目之外,孟憲淦表示未來更多地還是分佈式發電。也就是說,社區、企業、個人、單位都可以做。這其中,成熟的模式應該是,隻要我想建電站,就可以向電力公司提出申請,申請以後再去銀行貸款,然後找專業公司去做工程。待到電站項目驗收合格就可以賣電瞭。未來便是償還銀行貸款實現收益,這也是歐洲很多國傢采取的模式。實際上,這樣的模式已經在國內開始出現。12月21日,國內首例居民用戶分佈式光伏發電正式並網。這個由青島市民徐鵬飛獨立申請安裝的容量為2千瓦的微型光伏電站,預計年發電2600千瓦時。該光伏系統成功並網,無疑讓低迷的光伏市場打開瞭一扇新的天窗。記者在與河南鳳凰光伏高級副總裁張琢交流時發現,他更推崇這種普遍應用於居民生活的分佈式發電。在他看來,未來光伏發電除瞭解決工業用電,更多的是要解決傢庭或居民區用電。通過安裝太陽能電站系統,既解決瞭居民用電,也減少瞭煤電,從而逐漸優化整個能源結構。“在德國等西方國傢,光伏電站已滲透到人們的日常生活,自傢的屋頂就可以建,除瞭自用還可以銷售給電網公司。光伏產業最終走到這一步,才有意義。”他說,歸根結底光伏行業貢獻的不隻是產品,而是一種可持續的發展方式。如今,隨著國內首例私人光伏並網的出現,張琢所渴望看到在國內推廣的光伏應用模式,已經離我們越來越近。
新聞來源http://news.hexun.com/2013-01-09/149953811.html
信貸苗栗頭份信貸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